坚持“以快制快、部门协同、并行联动、闭环管理”原则,迅速展开疫情处置。要根据疫情发展态势,用好信息化手段,完善指挥架构和运行机制,狠抓追阳、判密、转运、隔离等关键环节。要采取果断措施阻止社会面疫情扩散蔓延,全面快速排查风险点位,锁定风险人群,特别关注学校、医院、养老院、城中村、工地等特殊放大器点位,进一步优化远端管控措施,严防由京外输入引发新的传播链条。
坚持第九版,用好二十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做好社会面常态化防控,公共场所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高校、医院、养老院等重点部位要压实主体责任,狠抓防疫措施落实,严格规范管理,做好服务保障。做好会议培训、会展论坛、考试等聚集性活动防疫管理。快递、外卖、市场、餐饮等重点行业加强防疫管理,强化监督检查。防疫措施要科学精准,始终关心百姓关切,及时解决企业和群众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卫东介绍,北京市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需平衡、运行平稳、秩序良好。虽然部分市场、门店因疫情防控原因短暂闭市,但经相关部门评估后能够快速复市,整体供应未受到影响。
他提醒,与官方公布的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人员,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接到电话、短信、健康宝异常提示风险人员,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居住酒店电话报备,本人和同住人居家或居店不外出、不接待来访亲友,接受流调时,要如实报告个人信息和行程轨迹,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各项防控措施。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市商务局
请市民朋友减少聚集性活动,不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宴请宴会,非必要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若外出就餐要配合测温扫码查验,非进餐时科学佩戴口罩,在店内外候餐区、取餐区要避免人员聚集,提倡隔位就座,倡导无接触式点餐、结账。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当前,北京市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交织,社会面病例涉及多区,京外、境外输入病例持续增加,疫情仍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刘晓峰介绍,近日多起聚集性疫情涉及餐饮机构、学校、城中村、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坚持科学精准,快速高效处置聚集性疫情。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风险排查,做好区域内防疫管理,所有经营场所一店一码,安排专人对所有进入人员扫码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做好场地环境消杀和卫生保洁,公共卫生间、电梯、食堂等重点公共区域应专人负责,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加强督导检查。
11月17日,东城区幸福大街与广渠门内大街交叉口核酸检测点,市民进行核酸检测。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11月17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16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通报,11月17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18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195例、社会面筛查人员23例;朝阳区95例,昌平区29例,海淀区22例,东城区21例,丰台区14例,西城区9例,门头沟区7例,通州区、顺义区各5例,石景山区、大兴区各4例,房山区、怀柔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各1例;轻型56例、无症状感染者162例。
疫情当前,加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市民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尽量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进入公共场所时,配合扫码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各项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