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做品牌譬喻成养小孩,专业的品牌设计师就是帮助客户用设计思维方法论量身订做一个小孩(品牌),用设计思维替这个小孩(品牌)匡正三观、做好未来的生涯规划书,也就是MI的规划。MI是品牌的核心,是品牌的愿景与使命,在明确了品牌的核心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就会梳理出相应的经营理念与价值主张,然后在落实的过程中形成公司文化,公司文化与价值规范就会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在整个规划的过程中,设计思维必不可少,所以在开始实际设计之前,了解洞察品牌的核心与定位是必须要做的工作。之后再根据这个小孩(品牌)的DNA,制定外显的样子,例如,表现的个性、穿着打扮、谈吐举止等等,也就是VI。但这时候品牌还不够完整,因为还缺少了BI。
从属性上分,品牌可分为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就是我们常说的CIS 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CIS主要是由3个部分组成,MI (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及多数人知道的VI(视觉识别),“做品牌”就是做这3个部分的结合。
做品牌的过程就像植树,为了要让小树苗长成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总少不了用心的栽培(BI),需要浇水、施肥、除草、防虫、养护等等不间断的付出与投入,这就是品牌。回到企业品牌来说,如果没有核心MI (灵魂) 的内核和BI (行为) 的实践,只是画个Logo,做些广告,那品牌就像是个木偶戏的玩偶,没有灵魂、没有人运作,最
说到品牌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的生活工作都被各种“品牌”充斥着。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有些品牌如昙花一现,而有些品牌却让人对其心生向往和敬畏之心。对于做品牌,人们常会有个误区,以为做了商标设计、做了漂亮的包装,就已经做了一个品牌。
都只是一时的现象,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迭代。再酷炫的广告、再劲爆的活动、再亮眼的代言人,刺激却没有情感记忆点。一个真正有内涵的品牌养成,主要工作就是着重在BI的操作。没有百年的广告”。绚烂却不深入人心,通常客户公司的品牌经理,历史明确的告诉我们“只有百年的品牌,
我们先来说说品牌到底是什么?广义来说,品牌是一种感觉。把品牌想象成一个人,认识一个新朋友时,你第一眼对他的感觉(是外表、穿着、言行、举止……整体印象的总和)。当第一次接触过后感觉还行,你会愿意再跟他多聊聊,或许观察几次之后,渐渐觉得对方是可以信赖的,那么你也许就会把这个人放入值得深交的朋友范畴里。反之,如果交往过程中发生了让你觉得三观不和或是对方做了不值得信赖的事情,你可能就会把对方归类为一般朋友,维持一下表面的友好关系,甚至直接拒绝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