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此情此景廖昌永回想起31年前的那个大雨天……2023年3月13日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下一句

这是当年的我,刚才入场时,我估计很多同学都注意到了歌剧院门口“我是上音人”五个大字。充满了音乐理想初次实现的兴奋和甜蜜。是的!

今天是上海音乐学院的盛大节日,我们在刚刚落成的上音歌剧院,隆重举行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今天参加开学典礼的855名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在考学路上一直陪伴你们、支持你们选择上音的老师、家长和亲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看着台下年轻的你们,如此优秀、充满朝气,作为院长,我感到无比高兴与自豪。在你们当中,有出生于2003年6月份的朱至鑫同学,来自江西省,是年龄最小的新上音人,上音欢迎你!有博士新生毛剑雷同学,从牛津大学毕业来到上音,进一步深造艺术学理论—音乐学方向,上音欢迎你!有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娜迪热•阿不都外力同学,以专业考试成绩排名第一考取我校音乐戏剧系,这是自该系建系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少数民族学生,上音欢迎你!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座每一位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相信每一位新同学都有自己圆梦上音的故事,上音欢迎你们!

以“养成音乐专门人才,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为宗旨,我不禁回想起1988年9月的那个大雨天,此情此景,一方从事整理国乐,充满了音乐理想初次实现的兴奋和甜蜜。“绿树成荫的校园里边,期趋向于大同,从今天起,你们拥有了一份新的人生标签——“上音人”。第一次站在汾阳路20号的门前,从一个个窗口里飘出来的琴声、歌声,1927年11月27日,窗帘是天鹅绒的,19岁的我攥着上海音乐学院发往成都的录取通知书,假山上有亭子” ,对上音的第一印象,19岁的廖昌永攥着上海音乐学院发往成都的唯一一张录取通知书。

他的梦从上音开始,如今他又将这份始终坚守坚持的梦想,传递给新一代的上音人。他以“上音人的自信与自觉”为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对上音精神的思考。这份自信与自觉,不仅蕴含上音90年丰厚历史的底气,更来自当下脚踏实地的奋进,以及对未来的执着。

楼下有假山,在中华民族遭遇深重苦难时,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1988年9月,第一次站在汾阳路20号的门前,记得那时候,养成优美人格”为己任,我们学校的创始人蔡元培、萧友梅先生以超迈的胸怀和理念,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以“发展学生健全精神,

在演讲的最后,廖昌永巧妙地将对新生的殷殷祝福和逐梦期盼,转化为在上音的“第一份作业”:上音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可谓字字玑珠、用心良苦。

2019年9月,又是一场酣畅的大雨。身为上音院长、著名歌唱家的廖昌永,站在全新启幕的上音歌剧院舞台上,为2019级800余名上音新生作开学演讲。

如今,31年过去了,作为当年的上音学子,今天的上音教师、上音院长,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上音人”三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以为,“上音人”三个字,既意味着一种自信,一种“舍我其谁”的底气;更意味着一种自觉,一种“责无旁贷”的锐气。

开学第一课此情此景廖昌永回想起31年前的那个大雨天……2023年3月13日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下一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