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中国摇滚乐的两个“圣地”。此前,只能在包括马时光退回到33年前的9月26日,崔健和他的摇滚乐在当时并不被主流社会接受,这就是位于崇文门的马克西姆餐厅。当晚的《新闻联播》罕见地播出了一条餐厅开业的消息,很多“Party”就在这里举行。餐厅中间的地毯掀开后就可以变成舞厅,北京只有莫斯科餐厅、新侨饭店等几家经营俄式餐品为主的西餐厅。马克西姆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家纯资本主义性质的西餐厅”。马克西姆餐厅与后来的外交人员俱乐部,因此,歌手姜昕在《长发飞扬的日子》中回忆说,姜文、张艺谋、巩俐、陈凯歌、林青霞等诸多名人在餐厅留下的照片挂满墙壁。在餐厅走廊中,
马克西姆餐厅的历史起源于1893年。1981年,经营不善的马克西姆餐厅面临破产,被法国著名设计师皮尔·卡丹以150万美元买下。这位服装大师带着牛排、鹅肝、蜗牛及贵族的衣香鬓影来到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来到身着黑白灰绿蓝传统样式服装、熟练地用筷子夹着饺子的中国人身边。
如今,从崇文门饭店走上二楼,明亮的灯光好像随着脚步成了浪漫的烛火,栗树叶状的吊灯与壁灯、墙上的鎏金藤图案、梦幻般的彩绘玻璃窗,倒映在水晶玻璃镜面中。短短的数十级台阶好像成了时空穿越的隧道,外面是熟悉的北京城,而里面是19世纪的法国宫殿。
法式宫廷风格除了奢华,梦幻般的香艳必不可少,墙上的很多壁画复制于卢浮宫,少女贵妇尽情展示着身体的珠圆玉润。这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被定义为“资本主义奢靡风”,餐厅差点因此无法开业。为解燃眉之急,餐厅工作人员只能找来大量纱幔,将这些壁画全部遮盖起来。后来,餐厅又从美院请来美术专业的师生,为画中的裸女“穿”上衣裙,一直保留至今。
闫金哲说,33年来,马克西姆只是对部分色彩脱落的玻璃窗进行了补色,对一些损坏的家具按照原样进行了更新,对一些氧化的银质餐具进行了更换,但遵循的原则就是“修旧如旧”。这种像对待文物一样的精神,使得马克西姆餐厅至今保持着开业伊始的模样。
餐厅餐饮部经理闫金哲告诉北京晨报记者,餐厅创建伊始,整个基调和风格都是由法国设计师主导的,基本上是巴黎马克西姆的“复刻”。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工人还没接触到西式的装修技术,除了装修设备和材料均由外国进口外,餐厅的装修由日本工程队负责。如今在一些沙发后的墙面上、电器闸箱里,还能发现昔日留下的日文施工记号。
1893年,在巴黎开业的马克西姆餐厅很快便成了巴黎上流社会的“俱乐部”,戴高乐、毕加索、美国前总统约翰逊及英国女王等都曾是座上宾。在北京,马克西姆也吸引了很多名流。而且马克西姆是诸多影视剧的取景地:《狮王争霸》、《冒险王》、《金粉世家》等剧中都出现过马克西姆餐厅的身影。
1983年开业时,原样从卢浮宫复制的裸女壁画差点让餐厅没能如期开业,为此只好请人画上了衣服;张国荣去世前的最后一个跨年夜在此度过,如今常有粉丝前来寻访……北京晨报记者获悉,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西餐厅”,诞生于1983年的马克西姆餐厅本月26日将迎来自己的33岁生日。
当时,在马克西姆吃上一顿饭,人均花费在150元左右。而当时北京的物价是这样的:鸡蛋1元一斤,上海牌男式机械手表70元一只,最昂贵的“私家车”——自行车大约160元一辆,那一年北京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61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老百姓都只敢借着路过的机会向里面偷瞟几眼。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马克西姆餐厅里面的灯光透着五彩玻璃转门仿佛梦幻一般,而周围只有黑白两色。